乌克兰人在纽约袭击“俄罗斯人”,但结局...
原标题:乌克兰人在纽约袭击“俄罗斯人”,俄罗斯人但结局...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你看起来像俄罗斯人,乌克我要让你看看什么才是兰人真正的乌克兰人!”
今年4月25日,纽约美国纽约布鲁克林一处酒吧内,袭击31岁乌克兰男子苏利马怒气冲冲地走向一名操着俄语的但结男子,并砸碎啤酒瓶用碎片划伤对方。俄罗斯人但戏剧性的乌克是,苏利马眼中的兰人“俄罗斯人”梅列什科夫实际上同样来自乌克兰,只因说了俄语而被误判。纽约
“那些头脑发热的袭击人应该上乌克兰战场,而不是但结在纽约的酒吧!”梅列什科夫不满地宣泄道。俄罗斯人目前,乌克苏利马因此案被控仇恨犯罪,兰人但他在6月1日的庭审中否认了这些罪名,他将于今年8月8日再次出庭。
《纽约邮报》:一名乌克兰男子被误认为俄罗斯人,在酒吧接受了诡异的翻译测试后被刺伤根据《纽约邮报》当地时间6月1日报道的描述,梅列什科夫的母亲是乌克兰人,他本人在乌克兰东部出生和长大,在2015年来到了纽约。在案发这天,他和朋友们正在这家酒吧参加生日聚会,期间用俄语进行了交谈。这引起了不远处的苏利马的注意。
苏利马走向梅列什科夫一行人,开始向他们飚“脏话”。他语带嘲笑地对梅列什科夫说,“你看起来像俄罗斯人。”
梅列什科夫反复澄清说自己是乌克兰人,但苏利马并不相信。
梅列什科夫回忆道,为了让苏利马冷静下来,自己和朋友们改用了乌克兰语,但苏利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还要求他们翻译单词,以证明自己是乌克兰人。
当时苏利马要求梅列什科夫和他的朋友们念出“Palianytsia”这个单词,它是一种乌克兰面包种类,以俄语作为母语的人一般很难正确发音。
苏利马还警告称,“如果你们念错了,我就不客气了!”
被刺伤的梅列什科夫梅列什科夫说,在袭击前,苏利马还向他们大吼——“我要让你们见识见识真正的乌克兰人!”
苏利马抓起桌上的两个啤酒瓶并把它们砸碎,然后威胁梅列什科夫说,“我准备杀了你。”
“他从碎瓶子里抓起锋利的玻璃碎片,开始向我们走来。我们意识到他是认真的,他要开始砍我们,”梅列什科夫回忆说,“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我本想迅速站起来把他推开,然后逃跑,但他突然一扑,我觉得他刺伤了我的脖子。”
“我尖叫着要报警和呼叫医护人员……到处都是血,一切都变得疯狂起来。”梅列什科夫看到鲜血从自己的脸颊和脖子流到了手臂上,他“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他最终需要缝合17针。
梅列什科夫把苏利马按倒在地,然后“坐在他身上”,用手肘抵住他的脖子,成功控制住了苏利马,防止他在警察到来前再次发动袭击。
但直到警察到来,情绪激动的苏利马仍在辱骂梅列什科夫,坚称其是俄罗斯人。
苏利马被指控犯有谋杀未遂及仇恨犯罪重罪,但他的律师却坚称苏利马也是“受害者”,面临着被杀害的风险,“梅列什科夫和他的朋友们可能会杀害我的当事人。”
在6月1日的庭审中,苏利马本人否认了检方对其提出的犯罪指控并被释放。他将在8月8日再次出庭受审。
梅列什科夫对《纽约邮报》表示,他实在对此感到心烦意乱,不明白为何会因一个眼神或是说话方式而遭受攻击。
“那些头脑发热的人若想要证明自己的立场,应该到乌克兰战场上去,而不是在布鲁克林的酒吧里。”他说。
《纽约邮报》提到,大约30%的乌克兰人以俄语为第一语言。此外有数据显示,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人或被认为效忠于俄罗斯的人所面临的仇恨犯罪,正在全球范围内激增。
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仇恨与极端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布赖恩·莱文说,虽然俄乌冲突主要影响欧洲,但北美各地也报道了一些仇恨犯罪的案例。
“研究表明……当海外发生冲突和暴力时,它造成的影响最终会传递到美国国内,形式多是仇恨犯罪。”莱文说,“我们还不能说这是一波浪潮,但我们真的在等待收集更多的数据……这些冲突持续的时间越长,我们看到仇恨犯罪加剧的可能性就越大。”
(责任编辑:娱乐)
- 3.46万亿元!今年前10个月上海市进出口同比增长5.3% 占全国比重10%
- 腾讯减持新东方在线套现超7亿港元 专家称“直播电商想象空间有限”
- 10亿资金被挪用!670名博硕业主身陷“郑州最高学历楼盘”,停工7月7万字故事维权
- 一项待定新规 两种不同解读:药物网交平台“第三方”“自营”业务能否兼得?
- 北京环球度假区位列飞猪双11景区类第一,近六成消费者来自京外
- 【教育有料】6月24-26日十万余名考生中考 高考成绩6月25日中午前发布
- 小米首款天玑8100手机曝光 新机将于6月23日发布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经济有可能陷入衰退
- 对冲基金近期大举回补空头,但仍不愿做多贵金属!
- 北京:一病例出现症状未及时报告,已致多例续发感染,多区报告关联感染者!一图读懂
- AR眼镜还没发布 苹果已经开始MR混合现实设备的研发?
- 上海亲子方舱:78天为800多个家庭带去温暖
- 拜登庆祝80岁生日 成美国首位任职期间满80岁的总统
- 算法推荐广告涉歧视,Meta认罚并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