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净利降35%退回7年前 新能源车销售仅三成李书福无奈跨界突围
炒股就看,吉利净利降退权威,汽车前新专业,回年及时,车销成李全面,售仅书福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无奈 来源:长江商报 “尽管2022年上半年整体表现未如理想,跨界本集团于2022年6月底的突围财务状况仍然维持稳健。” 这是吉利净利降退吉利汽车(00175.HK)写在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的一句话,虽然后半句在转折,汽车前新但“未如理想”四个字依然十分扎眼。回年 近日,车销成李吉利汽车发布上半年财报显示,售仅书福公司在收入增长29%的无奈前提下,净利润下滑35%,跨界与7年前水平相当。 而且,吉利汽车前7月总销量达73.65万辆,同比微增1%,而且仅完成2022年全年销量目标165万辆的45%。 需要关注的是,2015年底,吉利汽车发布“蓝色吉利行动”计划,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整体销量90%以上。 但实际情况是,到今年7月,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才达到26.1%。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甚至发出类似“生不逢时”的感叹。如今,已停售燃油车,而吉利还在为新能源车占比超30%而苦苦奋斗。 这也让外界评价称,与比亚迪创始人兼CEO王传福相比,李书福的格局或许还未打开,因目光短浅而错过转型机遇。 不过,在今年7月获得魅族科技的控股权后,吉利将目光瞄向“造手机”,李书福下的这盘大棋,能否将吉利汽车引领向新的方向,尚待时间检验。 前7月仅完成年度销量目标45% 8月18日,吉利汽车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581.84亿元,同比增长29%;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溢利(以下简称“净利润”)15.52亿元,同比下降35%。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吉利汽车2022年净利润仅略高于2015年上半年,相当于一朝回到了7年前。 2022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总销量达61.38万辆,同比下滑约3%。其中,公司同期国内销量达52.62万辆,同比下跌9%。 对此,吉利汽车表示,主要由中国部分城市的疫情防控措施及全球芯片短缺阻碍生产及销售所致。与此同时,由于油价上升及政府政策支持,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持续上升,继而导致同期内燃机汽车的需求下降。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在业绩会上解释称:“一方面是由于今年新增了正处于扩张期的极氪品牌;另一方面,吉利今年加大了对科技人才的引进,带来了较高的股份支付费用。” 吉利汽车也在公告中进一步解释称,由于投资66家极氪品牌直销店,分销及销售费用增加了29%。此外,因过往数年对研发大量投资,导致摊销费用增加上升至44%。对此,吉利汽车表示:“两者增加均使本报告期内盈利能力进一步受压。” 对比来看,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和6.6%。因此,吉利汽车上半年销量低于行业均值约10个百分点。 2022年前7月,吉利汽车总销量达73.65万辆,同比微增1%。 然而,吉利汽车2022年全年销量目标为165万辆,相比2021年销售的132.8万辆计划提高24.25%。公司前7月仅完成了年度销量目标的45%,从目前形势来看,其完成全年销量目标可能性越来越小。 李书福“生不逢时”说法被指目光短浅 不过,吉利汽车依然有“沾沾自喜”的地方,7月,公司新能源 汽车(含吉利、几何、领克、极氪、睿蓝)销量32030辆,环比增长约8%,新能源渗透率26.1%创新高。 近日,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表示,吉利汽车将加快新能源全面转型,下半年实现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30%以上,到2023年,将实现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占比达到50%以上。 其实,早在2015年底,吉利汽车就发布“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大举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 “蓝色吉利行动”的核心目标是,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车型和油电混动车型的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为35%。 2020年,吉利汽车全年销售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7171辆,与目标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蓝色吉利行动”宣告失败。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感叹说:“蓝色吉利行动计划虽然没有如期完成,但也不奇怪,这不是战略方向错误,也不是战略执行失败,而是历史时机没有成熟,外部战略条件没有形成。这样的失败例子比比皆是,在中国车企中有,在欧、美、日、韩车企中也有,我们不必为此沮丧。” 实际上,如果退回到2020年,李书福的“生不逢时”说法还可以被外界理解。 可惜的是,在吉利汽车为新能源车销量占比30%以上苦苦奋斗之时,4月3日,比亚迪发布公告宣布,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 2022年前7月,比亚迪销量达80.89万辆,同比提高166.01%。 这也让外界评价称,与比亚迪创始人兼CEO王传福相比,李书福的格局或许还未打开,因目光短浅而错过转型机遇。 控股魅族科技欲跨界造手机 7月初,吉利旗下企业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战略投资签约仪式,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 彼时,李书福表示,未来智能汽车、智能手机两个行业的赛道不再单调,两者不再各行其道,而是面向共同用户的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的一体融合关系。 吉利汽车开始“造”手机,这被视为李书福在下一盘大棋,但是下棋之前,他更应该解决好产品质量问题。 2021年4月,作为极氪品牌首款车型的极氪001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市场热烈的关注,市场一度认为其能媲美特斯拉。 但就在极氪001发布后不久,却因为宣传和实物不符、车机系统延迟、黑屏和车辆交付后频发质量问题被众多车主维权。 近日,在业绩沟通会上,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安聪慧透露,公司对极氪达成全年交付7万台的目标充满信心,维持目标不变。 不过,前7月,极氪汽车销量仅2.4万辆,如果要完成目标,接下来的5个月月销量要达到9200辆,这又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吉利旗下的领克汽车也深陷质量纠纷,出现减配疑云。车主投诉称,在2020年12月的领克01发布会上,领克汽车官方宣传领克01达到73.2%综合高强度钢板使用率,并且执行的是全球统一标准。 到2021年5月,领克官网疑似悄悄更换了领克01车型钢材强度数据图,其车顶横梁的后半段由原来的超高强度钢材改成了高强度钢材。 领克汽车回应中只提到了领克01全球销售的车型车身结构一致,而且表示由于车身结构示意方面国家未有统一标准,领克自身也没有统一的示意规范,因此导致了领克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场景的示意方式不一致。 领克汽车的话外之意是将责任推至“无统一标准”上,而消费者也学会了“用脚投票”,领克前7月销量为9.23万辆,同比下滑27%。
- 最近发表
-
-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肖星:再保险要坚守本源 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 苹果无限期推迟AR眼镜:改推低价版混合现实头显
- 住建部明确今年重点工作: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 正心谷基金经理张孝达披露投资思考:注重研究的前瞻性与研究效率的平衡
- 杭州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 力争到2025年产业平台产值达到3万亿元
- 高盛:太阳能需求的增长前景强劲 维持信义能源确信买入名单
- 莎普爱思易主莆田系后再推3倍溢价关联收购 陈德康累计套现11亿又抛3%股权减持计划
- 深证100指数发布二十周年:彰显“创新蓝筹”底色 市值规模实现30倍跨越式发展
- 李迅雷:中国老龄化进程来势凶猛,需引起足够重视
- 《中国金融》|金融风险处置核心原则的借鉴与启示
- 随机阅读
-
- 年内支付领域最大单笔罚单!百联优力被罚近6500万元,牌照还能否顺利续展?
- 人社部:截至2022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际投资运营规模1.62万亿元
- 六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 季节性淡季来临钢材产量下降
- 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原司长洪晓东:推动贸易数字化 助力中小微企业出口
- 难能可贵 前景光明——中国经济年报备受全球瞩目
- 中信证券:重点游戏获发版号,建议关注传媒互联网板块中估值相对较低的游戏行业
- 业绩红黑榜 | 完美世界净利润预增超两倍, 仍不及预期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 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 康圣环球1月17日斥资17.38万港元回购6.75万股
- 传微软本周裁减工程人员 规模或远超过去几轮裁员
- 一张图:黄金原油外汇股指\
- 陶瓷机身设计!第二代骁龙8旗舰一加11来了
- 复苏中的商超:最困难的时刻已过
- 南华期货:12月地产数据对黑色商品有何启示?
- 最新!茅台品牌价值达497亿美元
- 优化顺畅期货服务实体企业“最后一公里”
- 荷兰将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 日本央行再这么买下去,一年内就会买下所有日债
- 小米13 Ultra爆料汇总!最迟4月发布 提供16+512GB版本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