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lemon高定价并不意味着高利润,多次因以次充好被罚
lululemon发力多元化一季度净利增36% 中国销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将成布局重点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运动生活方式品牌lululemon(LULU.US)业绩增长迅猛,定价多次正在开启多元化产品战略。并不被罚
近日,意味因次美股上市公司Lululemon(露露柠檬)公布了2022财年第一季度关键财务数据,着高公司第一季度营收16.13亿美元,利润2021年同期为12.26亿美元,充好同比增长32%,定价多次超过市场预期6000万美元。并不被罚净利润为1.9亿美元,意味因次2021年同期为1.4亿美元,着高同比增长36%。利润
值得一提的充好是,尽管中国一些城市受到疫情管控的定价多次影响,但该市场的并不被罚销售额仍然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资料显示,意味因次lululemon于1998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创立,以女式瑜伽裤起家,截至一季度末,全球共有门店579家,其中中国有87家门店。
业绩方面,近几年lululemon增长迅猛,根据其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lululemon全年营收62.57亿美元,同比增长42.1%;净利润9.75亿元,同比增长65.5%。在财报发布后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Lululemon CEO强调今年新店布局的重点仍是中国。
中国将成其全球第二大市场
日前,加拿大运动服饰品牌lululemon公布了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据财报披露, Lululemon第一季度营收16.13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2.26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为1.9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36%。
从销售渠道看,第一季度,lululemon门店收入达到7.31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45.3%,2021年同期为5.36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43.8%。由于门店流量的增加,可比门店销售额增长24%。
电子商务渠道方面,公司第一季度总收入达到7.213亿美元,占总营收的44.7%,电子商务净收入增长32%。公司电子商务渠道的收入,在三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的基础上增长了51%。其他渠道总收入共计1.60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0%。
分地区来看,第一季度lululemon北美市场的营收同比增长32%,国际市场同比增长29%。在电话会议上,公司CEO Calvin McDonald提到,在整个第一季度甚至到现在的第二季度,lululemon在中国大陆的门店业务稳健,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两位数,过去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
另外,lululemon在电话会议中提到,今年规划的40家国际新店中的大部分都位于中国,增长计划仍保持在正轨上。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lululemon发布“Power of Three”战略计划,目标是2023年男装收入规模翻一番、数字渠道收入翻一番、国际收入翻两番。截至2021财年结束,lululemon已提前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2021财年,lululemon净营收达62.57亿美元,首次突破6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42%,按固定美元计算增长率为40%,提前两年实现其2023财年营收目标。其中,北美市场的全年净营收增长40%,国际市场的净营收增长53%。
在此基础上,今年4月,公司计划在2026年实现营收125亿美元的目标,该数字是2021年62.57亿美元的两倍,届时中国将成为Lululemon全球第二大市场。
门店方面,今年第一季度,lululemon新开了5家门店,全球共有门店579家,其中中国新增一家,共有87门店。
扩展产品线产品质量迎考验
从一间街边小店到如今健身服行业的霸主,lululemon的崛起之路离不开其独到的经营策略。
在产品层面,lululemon从瑜伽运动领域切入,成功打开细分市场。公司的定价策略方面,在瑜伽裤面向市场之初,lululemon就将其定价设为高于市场价格3-4倍。
但高定价并不意味着高利润。数据显示,lululemon近5年平均毛利率为54.62%,但平均净利率仅为14.09%。
而且,公司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并未达到预期。财报显示,lululemon在2021财年的研发费用不足2000万美元,仅占全年营收的0.3%。这一数据远远低于国产品牌安踏的2.3%和特步的2.5%。
不过,不甘心只做瑜伽服的lululemon展现出了其扩张的野心,它的产品线已扩展至男装业务。今年3月,lululemon更是一口气发布了五款鞋类产品,宣布进军鞋履市场。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业务的扩展不仅对产品研发和质量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公司供应链也将是巨大的挑战。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前不久,lululemon关联公司露露乐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因违反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8.1万余元、没收违法所得2.3万余元。
事实上,这并非lululemon第一次在国内因产品质量问题被罚。早在2018年和2019年,lululemon就曾两次因“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受到处罚,累计被罚金额近2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品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应更加关注产品质量的把控。对于超出其成熟领域的新扩张产品线,需提高对代工厂及产品研发等方面的门槛,lululemon未来应该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产品上。
(责任编辑:综合)
- 英国大玩帽子戏法?将俄油登记到别国就不算违反制裁
- 小天才等品牌学习机推送暴力内容?专家:应加强监管
- 深交所理事长陈华平:做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各项准备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向创新领域聚集
- 被约谈近2年后,蚂蚁集团整改又有重要进展
- 由科创板转战创业板!蓝箭电子业绩下滑 市占率不足1‰?
- 北京构建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体系
- 美元为何罕见暴跌?
- 天舟四号今日受控再入大气层
- 唯品会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5%
- 热搜第一!我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速看
- VR商业化落地提速,高校入局加快人才培养
- 富硒产业发展渐入佳境
- 基石药业-B获执行董事杨建新增持57万股公司股份
- 继续抄底!伯克希尔三季度花了90亿美元买股票,建仓台积电,增持西方石油和雪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