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的货币表现:6月M1和M2负剪刀差收敛
冉学东
央行在7月15日表示,经济剪刀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苏M负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币表我国经济已经呈现明显的现月复苏势头。
如果要给央行的差收这个判断寻找注脚的话,有一个指标是经济剪刀很恰切的,那就是复苏M负M1,M1衡量的币表是企业的活期存款,企业的现月活期存款增速提高,表明企业的差收现金流状况改善,并且企业对于未来的经济剪刀经济形势预期良好,那么可以用这部分“活钱”去投资,复苏M负企业的币表投资信心开始起来了。
央行披露的现月数据显示,6月M2同比11.4%,差收M1同比5.8%,分别较前值走高0.3和1.2个百分点。M1的这个增幅达到了近三年最大,说明企业融资条件改善明显。
观察M1去年全年和今年的前几个月的走势,可以看出,此轮M1下探应该是见底了。M1在疫情后,可谓走了个一波三折。2019全年M1增速走势是底位徘徊,年头和年尾都是最低点,几乎是零增长,2020年全年一直是上涨趋势,到年末M1同比增长14.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6.1个和14.7个百分点。2021年全年M1一路向下,到了今年1月份M1同比负增长,为-1.9%。
M1在今年年初的负增长,是有特殊原因的,按照央行的解释,剔除春节错时因素影响,春节前由于企业集中发放薪酬、福利,单位活期存款会向个人存款转移,导致M1减少较多。2022年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为1月30日,而2021年为2月10日,M1同比增长约2%,是符合实际的。但即使如此这个数据也是相当低的,
当然基数的因素也值得重视,2021年1月M1同比增长14.7%(2020年1月M1增长为0),所以,在上年增长基数非常高的情况下,今年1月出现同比增长-1.9%。前几个月M1的增速也是缓慢上涨的。
从M1和M2的定义来看,M1统计企业活期存款和M0,M2统计企业和居民存款,再加部分非银存款及货基份额。那么M2的上涨才是M1上涨的基础,这几年M1和M2走势的特点是,M2往往走在M1前面,M1的波动大于M2,可能原因是企业的活期存款必须在一定的定期存款的基础上,只有贷款大幅改善,才可能形成大量的派生存款,才能有M1和M2的增长。
贷款和社会融资的增幅较大,是M2上涨的基础,央行统计,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0.87万亿元,同比多增2326亿元。
看结构,住户贷款增加2888亿元,同比少增334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4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4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729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4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5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129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住户贷款是同比少增的,尽管有所改善,但是相对于企事业单位贷款而言,增幅不明显。而企事业单位的贷款同比多增加了7291亿元,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结构改善,这也进一步证明了M1增幅的加速是企业融资条件改善的反应。
除了M1的同比增速,还可以看M1和M2的剪刀差运行状况。M1和M2的负剪刀差从2021年年初开始扩大已经持续扩张至今,负剪刀差意味着投资者和企业对经济悲观,实体经济中的投资机会减少,存款定期化,经济活力较弱,更多的钱流入金融投资市场。M1-M2负剪刀差往往预示着需求不旺,具有一定的经济下行风险。这典型地反映了过去一年来疫情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也印证了高层对当前我国经济特征的判断。
因此,我们看6月份的M1和M2剪刀差是11.4%-5.8%是5.6%,而5月份的M1和M2剪刀差是11.1%-4.6%是6.5%,这个剪刀差是收敛的,M1和M2的负剪刀差从2021年年初开始扩大已经持续扩张至今,到了目前才开始收敛,反应的是经济的逐步复苏,需求和融资的好转,其中房地产需求的复苏可能是最关键的。
笔者认为未来M1和M2剪刀差还会继续收窄,这是因为目前M2在两位数上的高位运行可持续性不强,M2的增速上行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支持政府债券靠前发行。上半年,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4.68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其中,投资政府债券多增2.72万亿元。同时,上半年财政发力较大,专项债提前发行,上半年,财政性存款增加5061亿元,同比少增4338亿元。另外,央行上缴利润9000亿元,这些因素在下半年不会出现,M2的高点已经到了。
M2的高点已到,而M1的低点也到了,未来M1和M2负剪刀差持续收敛,将跟经济的复苏同步。
疫情后经济复苏已经开始,其他经济数据也表现得很充分,比如,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就反应的很充分,这个数据从4月的47.4%,到5月的49.6%,再到6月50.2%,作为经济变化趋势的先行指标,已连续两个月回升,重返扩张区间。6月制造业PMI数据显示,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PMI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出口也是令人鼓舞的,6月份的出口远超预期,6月份,我国货物出口同比增长17.9%,远超市场预期的11.9%,增速较上月提升1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加速。而就在3月底,受到疫情影响,我国重要的贸易枢纽城市上海面临封控。相应的,我国对外贸易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4月出口增速最低降至3.9%。
6月份出口增超预期,疫情后国内供应链的持续恢复,生产和订单的持续回升。同时,4、5月份挤压的订单,6月集中释放有关,也是一个可能的原因。更为根本的,不为市场所普遍认知的是,经过多年的精心打磨,经过长期的国内外市场残酷的竞争,我国出口产品已经开始升级,不论是技术还是实用和性价比方面,都具有超强的韧性,这是出口超预期的根本。
- ·合众思壮股票索赔:信披违法拟受处罚 投资者索赔须知
- ·抄底特斯拉浮盈近千亿人民币,“神操作”背后是谁?
- ·2022年计算与半导体行业融资报告:一年时间近2200亿注资,能带给中国半导体一个想要的未来吗?
- ·沙特主权财富基金成任天堂最大外部股东
- ·韩国女记者直播世界杯遭球迷强搂,微笑继续主持
- ·中国版“巴III”浮出水面 银行差异化监管落地
- ·央地加码引外资 全年稳量提质可期
- ·光大期货【硅】:有机生机 止跌回暖
- ·特色农业贷 助力农业特色发展
- ·日本央行YCC如何破冰?或转向更短期限,推动日元升值
- ·矽递科技上下游夹击10家子公司5家亏损 两次漏税被罚68万研发费率5.63%低于同行
- ·长沙市市长郑建新会见张玉良董事长:支持绿地重大项目建设 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
- ·中金:2023年风险资产表现可能比较出色
- ·深市新主板“开门迎客” 注册制下首批7家在审企业获受理
- ·新一轮农信社改革背后,为何省联社腐败高发频发?
- ·龙头带动通信板块集体大涨,我国建成110个千兆城市,北上资金强势流入
- ·生态环境部李高: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需要把握好五个坚持
- ·嘀嗒出行重启IPO:蔚来资本IDG崇德资本高瓴京东是重要股东
- ·天味食品发行GDR获批加速海外扩张 中式调料营收占46.56%成新驱动力
- ·方正证券:维持华虹半导体强烈推荐评级 合理价值44.93港元
- ·ArthurHayes博文:白人小子SBF如何欺骗了全世界
- ·商务部:1月全国吸收外资1276.9亿元,同比增长14.5%
- ·A股全面注册制落地 外资看好中国经济增长
- ·“保险+期货”助力新疆“甜蜜产业”
- ·嘉银金科发布三季报:期内促成交易金额149亿元,同比增长123.5%
- ·超重磅!刚刚,6000字涉美长文权威发布!影响有多大?三大利好刺激,A股全线反攻,行情能否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