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低成本发展之路
9月16日,中国争中之地走低之路2022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行。海油本次会议由中国企业联合会、董事东进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长汪场竞成本包头市人民政府承办,想市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支持。立于大会颁发了第十二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不败必须表彰了2021—2022年度全国优秀企业家。发展
在袁宝华企业管理实践论坛环节,中国争中之地走低之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海油董事长汪东进发表了演讲。董事东进
“在这几年的长汪场竞成本科技创新试点中,我深深体会到没有科技的想市自立自强,就没有竞争和发展的立于主动权。勇担国家的不败必须责任,成为央企首批科技原创技术策源地单位。我们必须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充分发挥海洋石油卡脖子技术攻关先锋队作用,必须聚焦科研成果有效转化,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必须精准激励创新动力、活力,树立有奖必奖,大功重奖的鲜明导向。”汪东进说。
汪东进表示,产业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立身之本,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塑造产业主导优势,是中国海油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这些年,我们在塑造一流产业链集群方面,牢牢把握三大原则。一是坚持将公司资源向油气倾斜,我们持续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将80%以上资金都投向油气勘探开发。自2019年以来,公司各类原油增产量占全国总增量的比例超过70%。去年,国海油田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为推动国内原油产量重上两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坚持将资产布局向一带一路集中,不断优化海外资源布局,成功进军中东伊拉克、阿布扎比油气市场,成功完成俄罗斯北溪二、巴西布兹奥斯项目全域并购,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资产总额,从2018年的24%提升到目前的61%。三是坚持将能源供应体系向绿色低碳迈进。我们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着力推动建设渤海、南海、陆上三个外放大气区,大力实施油气田绿色低碳生产,成功实现渤海湾油田井岸电应用示范项目投产。大力探索油气全产业链零碳、负碳生产。与国际石油公司联合开展广东大亚湾、CCS、CCUS集群研究项目,战略布局发展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力争十四五末,新能源、新产业收入占比达到公司的10%。”汪东进说。
汪东进表示,在这几年的产业管理实践中,自己深刻体会到没有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企业市场整体竞争力。中国海油作为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国际化能源公司,必须把做强、做优、做大油气业务作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立身之本,必须紧跟时代大潮,及时根据外部形势变化优化产业布局,必须以前瞻性思维谋划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发展,牢牢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主动权。
“成本管控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油气行业始终是充满风险和挑战的领域,本世纪以来,全球油气行业已经历了四轮油价变动,尤其是2020年,WTI原油期货价,曾经一度甚至跌为负值,很多国际石油公司严重亏损或破产、倒闭,这也使我们清醒认识到成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想在风云变换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低成本发展之路。近年来,我们坚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狠抓成本经营管理,桶油主要成本控制在每桶始40美元左右,终保持在国内外同行中拥有成本竞争优势。”汪东进说。
汪东进表示,对此,中国海油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向高效增产要效益。着力扩大增量,坚定不移实施争求上产系列行动计划,公司油气产量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21年公司油气净产量较2018年增加一亿桶,增幅达20%。深入推进“两提一降”工程,坚持油价压力测试每桶35美元的底线不动摇。公司平均单井日产油达40倍以上,远超国内同行平均水平。
二是向精益管理要效益。突出一体化认识,深入推进勘探开发立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管理一体化等管理模式变更,成功实现油气田开发投产提前20%,产能建设周期缩短20%。特殊标准化管理,深入推进工程建设、技术规范标准化、材料设备系列化、通用部件产品化、设施模块集成化、中长期通用设备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0%。推出精益化降本,大力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过去两年,公司累积实现降本增效230亿元。突出数字化赋能,积极推进智能油田、智能工厂、智能工程建设,海上生产平台无人化比例超12%,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0%以上。
三是向精干用人要效益。积极健全以劳动效率、效益为核心的用工总量管控模式。在新一轮改革中,着力破解企业多年来干部能下,员工能出的难题,全面实施站起来再坐下岗位竞聘。中层干部退出265人,占比超12%。精简总部机构和编制,总部部门和处室,压减超20%。公司现有用工总量相比“十三五”初期,下降31%。今年1到8月份,公司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升至581万,是“十三五”初期的5倍,位居中管央企第一。
“在这几年中的成本管控试点中,我深深体会到没有高质量的成本管控,就没有坚实的抗风险能力。抓成本管理是要有大视野,利用做大产量分母、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降低单位成本费用,也要有小视角,树牢一切成本皆可加的理念,坚持精打细算,精益管理,让每一份人力、财力和物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出最佳效益。”汪东进说。
- ·宣昌能:系统性风险防范需要更多配套制度和措施同向发力
- ·中国人寿副总裁谈人力下滑:行业短期承压,还得维持一段时间
- ·俄军方称美方机构参与资助乌克兰生物实验室
- ·东电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确认到新的疑似核残渣堆积物
- ·专家建议:研发提前 主动探索航空水运低碳化路径
- ·深度|北京上海深圳都在建设,独家专访解密“数据交易所”
- ·自动驾驶产业如何发展?工信部给出方向:不仅要“智能的车” 更要“聪明的路”
- ·新轮退市潮?2022年A股退市第一股出炉,还有这些公司拉响“警报”
- ·德国高官表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不利于欧洲工业
- ·多地被迫按下“暂停键”波及化工行业“半壁江山”
- ·比雷曼危机时更惨:全球债市回撤幅度创下有纪录以来之最
- ·獐子岛1.1亿股股权3月25日开拍 若成功拍出公司或无实控人
- ·北证50上线首日上涨2.55% 八家基金管理人抢先申报“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
- ·俄央行:限制资金流向不友好国家 所有黄金储备均在俄境内
- ·卡塔尔拒绝制裁俄油气产业:完全禁止不现实 能源应远离政治
- ·民航局:飞机大部分残骸集中在主要撞击点周围半径30米区域
-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稳定和扩大消费,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适时适度降准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兴业银行轻资本业务表现亮眼 有股权投资项目浮盈近10倍 今年定下总代销量1万亿的“小目标”
- ·张文宏:第三针疫苗不接种 口罩是摘不下的
- ·美容仪变“毁容仪”:投诉近千条,超四成受访者称遇到过漏电等安全问题
- ·楼市再迎利好!“金融16条”出炉: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优质房企发行债券融资
- ·2.5亿存款不翼而飞案追踪:作案人银行内部聊天记录曝光
- ·昱琛航空97%营收来自前五大客户 应收账款高企毛利率陡降13个百分点
- ·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杨宏毅:双智试点建设初见成效,未来前景广阔
- ·今晚,日本队拿了沙特队的剧本?
- ·万和证券与两会计师收监管函 真美股份IPO项目4宗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