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上海战疫录:凌晨,上海,送菜人 正文
时间:2025-07-06 06:48:5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9日电 题:上海战疫录:凌晨,上海,送菜人作者 左宇坤“我们正在各方的支持下,努力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想方设法保障好疫情期间市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9日电 题:上海战疫录:凌晨,上海上海,战疫送菜人
作者 左宇坤
“我们正在各方的录凌支持下,努力打通堵点,晨上菜人解决难点,海送想方设法保障好疫情期间市民群众的上海基本生活需要。”在近日举行的战疫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录凌
当下,晨上菜人上海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海送居民买菜吃饭如何保障?上海物资供应的“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100米”如何完成?
白玉兰花开的江南春日,凌晨的战疫上海,或许最知道答案。录凌
上海社区工作人员凌晨清点物资。晨上菜人 受访者供图“已经不那么害怕吃不上菜了”
这是海送楠楠(化名)在上海的第一个春天,身在浦东的她计划过春游、踏青、赏花,却从3月19日便开始了小区封控的生活。
“最开始可太难了,抢不到菜,西蓝花吃完了都得把菜杆子拿保鲜袋装起来,想着下一顿拿点肉炒炒好歹能算个绿色的菜。”楠楠说,当进入四月,情况慢慢好转起来。
“现在买菜主要是靠团购,一种是志愿者联系商家,在群里列表接龙;另一种是居民自己找供货商开团,会有蔬菜包之类的。”楠楠说,唯一不好的是价格还不太稳定,比如之前居委会组织了洋葱、胡萝卜、黄瓜、番茄一包的菜,卖30元,后来涨到了50元。
“其实我已经好几天没再买菜了,31号买了一批,到现在还没吃完。”楠楠告诉中新财经,之前听到“买菜”就高度紧张,有没有都想再买点,但现在已经不那么害怕吃不上菜了。
楠楠说,因为群里每天都开团购,前天政府统一发了油、米、面条还有连花清瘟,更早些时候发了些蔬菜和午餐肉,感觉心里很有底,知道随时都能买上菜。
上海市民收到的免费物资。 受访者供图同样感到情况在好转的还有身在静安区的陈薇(化名)。
“免费物资我们3号收了一次,6号收了一次,只间隔了3天,而且听说今天可能还会有。”陈薇收到过水果蔬菜牛奶鸡蛋等等,“能看出来各个部门已经非常努力在协调工作了。”
陈薇向中新财经展示了一封来自云南的“信件”,透露了这批物资的来源,“货车司机日以继夜从云南开过来,一来就马上卸货分发,我们真的很感动。”
跟随物资到来的信件。 受访者供图“平时见面都打招呼,现在需要东西你能不给他送吗?”
从2000多公里之外的云南到上海,再从物资集散点到各个小区,中间离不开一线配送人员一公里一公里、一步一步的努力。
陈延山是上海一位盒马店店长,近几天因为一段深夜徒步送货的视频引发关注。他所在的门店因为疫情,100名员工一下就有81人被隔离,只剩19人。一边是还没处理好“这店还怎么开”的人员缺口,一边是越来越多“买不到菜”的呼声,总部消息传来,要求开始“社区集单”。
于是,陈延山和几个店员白天在店里应接以往4倍的工作量;晚上9点半,再转到另一个“战场”——用液压车一车一车地给周边18个封控小区送菜。连着两周工作到深夜,陈延山每天的走路步数超过3万步,最晚的一次送到凌晨3:40。
“第一天就送到凌晨1点,有店员不理解,眼下做好门店内的工作就很难了,为什么还要加班加点去社区配送。”陈延山告诉中新财经,自己当晚就和大家开了个会:“我们不是不累、不是不辛苦,但大家坚持在这里是为了什么?别的不说,周边居民都认识你,见到你都给你打招呼,现在需要东西你能不给他送吗?”
“开完会大家心里统一了,就一户一户、一个小区一个小区送,能送多少送多少。”陈延山说,一开始准备物资套餐都是自己牵头,第二天大家都自发开始安排,更上心了。
愈发加快的工作节奏,也给陈延山留下了很多难忘的瞬间。有些没有封楼的小区,送货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到小区门口等着,那场景就像幼儿园放学等待家长的孩子们。“一开始觉得那个场景很震撼,但后来马上又觉得挺难过,他们一定是特别需要这些物资才这么着急,自己的责任感也越来越强。”
陈延山和同事为社区运送生活物资。 受访者供图4月7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市政府强调,要全力以赴做好全市2500万人民生活物资供应工作。努力解决采配效率不高的问题,努力解决生活物资供应节点网点缺乏的问题,努力解决保供人力运力不足的问题。
95年的美团买菜配送员王兴东也是最早一批加入紧急配送队伍的送菜员。“3月12日早上6点半,我们站点组织起了10人的运力小队,当天配送了超过1000单。”
最忙的时候,王兴东一边给配送员分配订单,一边安抚打电话沟通进线咨询的消费者,统计当天的订单进行调度,这些工作完成后又继续投入到配送中去。那两天,他合起来睡了8个小时,笑称“部队拉练都没这么累”。
美团买菜女配送员林莉也一直奔波在社区保供的一线,她看到过一个光单子就超过两米长、订单总重量超过一百四十斤的订单,“一栋楼封了,旁边的住户担心没货,就会囤货。”
林莉所在的站点商品供应和履约人员都较为充足,但因为订单成倍增加,她的工作时间也被拉长。最多的时候,她一天送了接近100单。
工作人员在处理团购的物资。 受访者供图“这些好事每天都在上演”
松江区的段女士是小区的“团长”,组织了几次团购。“5号来了一批蔬菜大米和草莓,物业的工作人员帮我一一送到邻居们家门口。第一次体验送货,我才送了几幢楼就已经累趴了,工作人员平日的辛苦可想而知。”
“很多物业工作人员都临时睡地下室,我们邻居们知道后自愿自发送了一些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给他们。平常谁家生活缺东西了都在群里吆喝一下,有的就纷纷拿出来分享。”正如段女士所言,除了物资保障队伍的不断加强,上海各小区的志愿者、居民们也团结一心。
居民在微信群里互帮互助。 受访者供图“我们楼有子女在外地的独居老人,没米了,有邻居扛了二十斤大米去他家门口。平时团购的物资也有邻居帮忙拎上去。”楠楠说,老人心脏病的药只有特定医院能取到,小区志愿者就想办法申请通行证去给她拿药,还顺路去超市给居民买了不少物资。
“经常到了凌晨1点居委会人员还没下班,物资来了都需要人装袋分发,菜一到就开始忙,整个过程肯定是非常辛苦的。”陈薇也表示,之前小区里还有业主自己找渠道买了500份蔬菜,捐赠给小区的困难家庭,“这些好事每天都在上演。”
如今的陈延山正在居家隔离,但还是每早7点就被电话吵醒,一直工作到凌晨1、2点。现在的他一边要随时和街道沟通尽快复工,一边对接顾客需要组织货源。
“现在我和店员们都干劲十足,随时准备开始工作。”陈延山和这座城市一样,等待着“倒春寒”后重启的春天。(完)
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六大战略践行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之路2025-07-06 06:14
今早杭州场所码突然扫不出,有点卡?回应:数据服务器出现问题2025-07-06 06:04
9293.6万千瓦!山东用电负荷创新高2025-07-06 05:16
天津宝坻燃气爆燃事故原因公布:违规施工造成燃气泄漏2025-07-06 04:55
潘功胜: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2025-07-06 04:49
年内已发行600亿元离岸央票,专家预计投资属性将不断强化2025-07-06 04:33
美军假想敌部队一机龄63年老战机坠毁 飞行员被救起2025-07-06 04:31
四川广元市将对24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挂牌督办2025-07-06 04:20
“时刻牵挂着人民的冷暖”2025-07-06 04:11
三部门:到2025年 农村青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2025-07-06 04:10
国际油价续承压,欧洲炼厂在关键时点前加速囤货2025-07-06 06:36
人民币中间价报6.7109,下调258点2025-07-06 06:28
卢麒元:加强全国水循环系统建设,重视水和土壤污染 能大幅提高我国粮食产量2025-07-06 05:48
B站上线首个付费视频被吐槽“血亏” UP主回应2025-07-06 05:29
Genesis警告投资者其有破产风险,比特币在15000美元关口摇摇欲坠2025-07-06 05:29
阿富汗东部发生地震,至少255人死亡2025-07-06 05:02
数说|多国考虑实施的四天工作制,离我们有多远?2025-07-06 05:00
6月22日财经数据和大事件前瞻2025-07-06 04:28
芯片大佬蒋尚义复出加盟!富士康母公司在下一步怎样的大棋2025-07-06 04:25
美国得州校园枪案事发教室未上锁 警方全副武装“等钥匙”2025-07-06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