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上大学“浪费教育资源”?读书竞争就该当仁不让
近日,岁上52岁的大学读书鲁新林来到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报到,成为该校历史上年纪最大的浪费新生。有人称赞他“活到老学到老”,教育竞争也有人质疑他“浪费教育资源,资源应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该当(延伸阅读 ) 原本以为,仁不让52岁大叔凭自己的岁上努力考上大学,这是大学读书一个多么鲜活的励志故事。万万没想到,浪费在一些人眼里,教育竞争这竟然成为被诟病的资源原因。52岁的该当大叔上大学,是仁不让不是“挤占”了别人的资源?或者说,年纪大的岁上人是不是该自觉为年轻人“让路”? 所谓“浪费教育资源”“把机会让给年轻人”,背后暗含的一个大前提是:教育资源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一方多了,另一方就会少,年纪大的人“占用”了,年轻人就会“少用”。这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弈”思维。 接受教育是一场“零和博弈”吗?显然不是。首先,高校招生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年来,我国各类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总体上呈扩大趋势。换句话说,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机会是不断增加的。同级考生之间固然存在竞争关系,但这是一种各凭本事、力争上游的良性竞争,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 实际上,很多大学包括一些双一流大学,每年都有招不满的名额。自己考不上大学,其实更多应归因于“自己考不上”,而不是因为“别人考上了”。 反过来说,处于体力、脑力巅峰时期的年轻人,在高考中还输给大叔,难道不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吗?技不如人,就要愿赌服输。如要竞争,就凭自己的本事去挑战。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多,社会整体素质就越高。整体素质越高,能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就越大。这也是人口红利的含义之一,不仅仅指人口多,而且指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比例高。因此,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学习,如“朝闻道,夕死可矣”等。这些年来,我国更是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从国家层面来说,这有利于提升人口素质,扩大人才资源;从个人层面来说,这有利于提升个人素质、拓展人生可能。利人利己,弊从何来? 退一万步说,受教育是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既然法律没有给参加高考设置年龄上限,那么,“大叔”“大妈”就都有资格报考,任何人都无权干涉。而对于那些想象出一场“零和博弈”,并要求别人“让”着自己的人来说,他们还没上考场就已经输了。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土土绒 微博热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良品铺子遭高瓴“清仓”,三只松鼠被IDG“抛弃”,零食赛道不香了?
- 全城中介热推引发关注 深房中协发布关于警惕“零首付”购房风险的郑重提示
- 如何理解最新金融数据?
- 7月北向资金狂卖210亿,平安银行、先导智能跌出前20大持仓列表
- 男子去年才因自制爆炸物被捕,如今持枪杀死5人
- 宗校立:剖析美元当前现状 今日可在小范围内交易
- 53个罚款事项将取消或调整 事关这些领域
- 雷神T-BOOK系列新品上市,官宣卖点“高能轻薄本”
- 天治基金许家涵:敬畏市场守正出奇 双向寻找优质标的
- 出售二手手机会泄露隐私吗?
- 无锡住房贷款新政:名下有一套住房且贷款已结清,二套房首付最低30%
- 年内新发基金最高收益已超46%,“天时地利”尽占,还需“人运”加持
- 太罕见!“股神”巴菲特又出手了
- 武汉“糖水爷爷”回应遭网暴:说我做的东西不干净,心里像插了把刀
- 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4辆进口FH牵引车
- 开心汽车宣布新能源汽车总部落户安徽省宿州市
- LPR报价连续三个月未动 什么原因?年内是否还有下调空间?
- 如何理解最新金融数据?
- 深圳多家银行冻结用户账户?中国银行:已解封很多银行卡
- 稳步提升 奋发前行 | 越秀服务上半年营收10.9亿元 同比增长13.8%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