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银行”大旗的伯南克,拿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争议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张思思】当地时间10月10日,银行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美国经济学家本·伯南克、大旗的伯道格拉斯·戴蒙德和菲利普·迪布维格。南克拿诺曾在美国经济危机期间担任美联储主席的经济伯南克赫然在列,这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学奖美国通货膨胀高企的有争议当下,引发关注。银行
为何是大旗的伯伯南克?
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称赞3位经济学家在“银行和金融危机”领域的卓越贡献,认为他们的南克拿诺研究极大提高了人们对银行在金融危机期间的作用的理解。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托雷·埃林森表示,经济“获奖者的学奖见解帮助人们提高了防止陷入严重危机、同时避免昂贵救援的有争议能力。”其中,银行伯南克主要分析了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大旗的伯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他揭示了经济危机中发生的南克拿诺银行挤兑如何成为经济危机加剧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波士顿学院经济学教授彼得·艾尔兰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要的是要记住,尽管本·伯南克最为知名的是美联储前主席,但在此之前他是一位学术经济学家。”与其他两位获奖者的研究一样,他的研究强调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如何成为整个经济不稳定的根源。3位研究人员都从理论的角度阐明了这个问题:只要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使用“部分准备金”运作,就会在持有长期资产的同时发行短期负债。这3位研究人员还展示了这些问题是如何在整个经济史上反复出现的——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直到今天。
经济圈有不同声音
本·沙洛姆·伯南克,1953年12月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奥古斯塔。他的父亲是药剂师兼职剧场经理,母亲曾是小学老师。伯南克于1975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197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伯南克入职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在那里,他任教6年。1985年,伯南克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展开了他长达17年的教授生涯。在此期间,他时不时在各级储备银行、美联储工作、调研,可谓积攒了丰富的实战经验。2002年,他正式告别普林斯顿,进入美联储,担任美联储理事会成员。3年之后的2005年,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几个月之后,他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此后,伯南克连任美联储主席一直到2014年。2014年2月,伯南克加入了布鲁金斯学会。
据报道,伯南克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将他的研究付诸实践,在他的任期内,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从不到1万亿美元飙升至4万亿美元以上。经济学界对伯南克褒贬不一。有人称赞他拯救了美国经济;也有人认为美国如今依然在为他当年的政策“买单”,未能从中恢复。
伯南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银行策略师阿尔伯特·爱德华兹接连发布推文,批评伯南克领导下的美联储“无能”。推文称,伯南克对大萧条的分析中,没有对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信贷泡沫在导致萧条中的作用进行任何分析,“难怪他疏忽了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信贷泡沫。”卓豪联合创始人斯里达尔·文布则称之为“央行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破产时刻”。
作为学者的艾尔兰评价含蓄。他说,虽然伯南克的学术成就突出,但是他作为美联储前主席是否应得到嘉奖还很难确定。从好的方面来说,伯南克帮美国经济度过了2007年—2008年的金融危机。经济衰退虽然很糟,但还没有大萧条那么糟。“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前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和格林斯潘任期之内出现的经济稳定期之后,在其继任者伯南克、耶伦和鲍威尔的领导下,经济发展和通胀都出现了更大波动。造成这个结果到底是由于运气不佳还是政策决定不当,还未有定论。所以,在我看来,部分答案应该取决于美联储是否能够控制通货膨胀,而不引发严重的经济衰退。”
奖项“含金量”遭质疑
在美国的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诸如“诺贝尔奖毫无意义”的评论。在诺贝尔奖的帖下,有人嘲讽:“美联储前主席因为履行工作职责获奖,开玩笑吧。”有人说:“我个人对这个宣布感到恶心。他可能拯救了一些银行,却牺牲了很多人的利益。”
一直以来,对于诺贝尔奖意义的质疑不断,对经济学奖尤甚。如,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就曾提出,“该奖赋予了一个人在经济学领域不应拥有的权威”。对哈耶克和他的这番言论,美国经济学者穆瑞·罗斯巴德表示赞赏,称他是一个出人意料的获奖者,同时批评说,“之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颁给了那些企图将经济学变成一门充满了数学术语和不切实际‘模型’的所谓‘科学’的人”。
就连诺贝尔家族后代也曾反对经济学奖,称颁奖机构滥用诺贝尔家族名义,此奖是“经济学家的公关招数”。
“时机就是一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道,“诺贝尔委员会以玩弄政治而闻名。而现在它正利用其聚光灯引起人们对全球中央银行(尤其是美联储)高风险赌博的关注。”
(责任编辑:热点)
- 央行:8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利率为2.75%较上月下降10BP
- 拜登访欧送“大礼”:美欧能源协议或于本周五达成
- “神车”也扛不住了?五菱新能源车型深夜提价,今天订车至少多花4000元
- 现场发现机翼等更多残骸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王稳:应加强RCEP区域内金融监管机制的顶层设计
- 外交部: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贸易战没有赢家
- 又一只ETF发行失败!部分ETF产品连续提示清盘风险
- 宗校立:混乱的不是行情是局势是心态
- 新东方庆祝成立29周年现场未见俞敏洪,回应来了
- 中上旬山东蛋价震荡上涨 后期或弱势调整
- 外交部再谈乌克兰局势:中方立场同大多数国家愿望相一致
- 房价连涨3个月,土拍规则放松!南京这三个片区热卖,“可选房源有限”
- 10月份全球XR产业共13亿元投资,罗永浩独占4亿?
- 全球风电整机最新排名:六家中企进前十,电气风电海上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