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未来10年全国将至少新增300万亿元的财富管理需求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周三表示,连平理需随着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未年未来10年全国将至少新增300万亿元的全国求财富管理需求。
根据植信投资研究院发布的将至《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2)》,截至2021年底,少新我国平均每户家庭财富规模约113万元,增万平均每户家庭流动资产(不包含房地产)规模约51万元,亿元平均每户家庭通过财富管理机构管理的富管金融资产规模约27万元。
连平表示,连平理需若以浙江的未年共同富裕标准为参照,未来10年全国将至少新增300万亿元的全国求财富管理需求。
根据《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将至到2025年,少新浙江省将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增万橄榄型社会结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万元,亿元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到80%、20—60万元的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5%。
连平指出,今年下半年,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中国经济将触底回暖,财富管理行业有望依托逐渐回暖的资本市场获得更多投资者的关注,权益类资产仍然是配置的热点。
“权益类资产估值水平取决于国内宏观经济指标走势,以及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期和信心,目前看这两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程度回暖。”他说,上证指数自4月底触及阶段性低点后持续走强,一个月内涨幅超过10%。
除权益类资产外,他指出,地缘冲突升级和全球物价上涨等风险因素增加了投资者对固定收益产品、黄金等避险资产的需求。
连平特别提到,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下,房地产市场整体上不具备很大的投资空间,但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居民对财富管理的长期需求。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具有一定的结构性投资价值,但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之下,房地产市场未来更多着力解决的是刚需和改善型居住需求,整体上并不具备很大的投资空间。”
“未来全国整个房地产市场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态势,更多资金将从房地产市场流向金融市场,权益、股权等资产将面临更大的投资需求。”他说。
此外,连平表示,养老金融有望成为财富管理行业新的增长点。“养老金融产品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在目前来看,养老这一块的金融产品、金融运行业务的发展可以说势头还是非常好的。”
根据联合国预测,2025年前后,中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比将超过15%,从“老龄化社会”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35年前后,中国人口老龄化比例可能超过20%,进一步升级为“超老龄化社会”;2060年前后,中国人口老龄化比例或将达到30%,届时全国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超过65岁。
2022年5月,为进一步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中国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研究推出特定养老储蓄业务试点,初步拟由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监管层还表示,将力争尽快批准部分养老保险公司开展试点具有鲜明养老属性的商业养老金管理业务,为个人提供养老财务规划和长期资金管理服务。
(责任编辑:百科)
- 马斯克继续大裁员:推特最快周一裁减销售和合作伙伴团队
- 寒流或使欧洲能源需求在未来几个月达到峰值
- 兰格钢铁:钢厂两头承压 增产热情不高
- “双11”后投诉焦点盯上哪类商品?
- 蓝皮书称在华日资企业扩大在华事业规模的意愿有所增强
- 上海迪士尼:来沪返沪不满5天可游玩乐园等,无法去室内餐厅与商店
- “钠电池成本便宜30%”引争议 产业人士“手撕”卖方报告 关键分歧点或在于此……
-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现场会在无锡召开
- 上半年实现营收142亿,融信中国由盈转亏
- 国有六大行已合计向17家房企提供意向性授信额度超1.2万亿
- 两公司同一天被立案 打击内幕交易需应对三个挑战
- 建设银行与8家房企签署合作协议,覆盖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
- 中通快递三季度净利增六成:下调年度包裹量,预计市场份额增长
- 破净!高股息!这些央企或迎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