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要成为ESG信披的标杆
炒股就看,央企权威,控股专业,上市及时,公司全面,标杆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央企
每经记者 黄宗彦 每经编辑 黄博文
7月29日,控股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办的上市《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指引研究》开题会在北京举办。这是公司继今年5月底国务院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后,在ESG方面的标杆实际行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作为课题主要参与和支持单位,央企参会并进行了交流讨论。控股
那么,上市为什么要制定“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披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公司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打造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信披标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有什么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近日专访了ESG领域专家、标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成果转化中心主任严展。
增强中国ESG体系话语权
NBD:近日,您参加了《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指引研究》的开题会,在您看来,为什么要制定“指引”?有什么背景?
严展:《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指引研究》是在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社会责任局指导下,国资委研究中心立项的研究课题,为了落实《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建立健全ESG体系建设相关要求。
课题以研究制定“指引”为目标,助力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发布高质量的、投资者认可的ESG报告。
其实,在课题开题会上,国资委也强调了课题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就是要通过建立“指引”,既能全方位应对国际ESG信息披露标准的整合趋势,增强中国ESG体系的话语权,也有助于推动绿色金融机构投资,客观评价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行为。
NBD:怎么理解“增强中国ESG体系的话语权”?如何在ESG信披标准的建立上,增强中国ESG体系的话语权?央企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什么角色?
严展:近年来,我国ESG发展主流化趋势渐显。不论是政府有关部门,还是各领军企业,较之以往,都更加关注并推动ESG发展。但在ESG信息披露方面,我国上交所、深交所尚未发布强制性披露要求,也尚未推出强制性的ESG信息披露框架,《ESG信息披露指引》自2018年至今仍处于意见征求阶段。
部分高校、研究机构等纷纷探索制定本土化ESG指标体系,但尚未形成国内统一标准。我国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完整度不高,披露质量亟待提升。wind的数据显示,在A股市场上,2021年,A股上市公司共披露1091份ESG年度报告,占沪深两地上市公司总数的24.05%,整体比例仍然较低。
可以看到,目前已进行ESG信披的很多企业采用国际信披体系,这些体系忽略了一些中国本土化的特色指标,如党建引领、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这就导致参用外部评价标准的话,就无法准确评估出中国企业的ESG表现,在打分和评级上相较国际公司自然就处于下风。而评级结果往往与融资能力、融资成本挂钩,ESG表现不佳的企业在融资方面就有先天的短板。
因此,需要制定既接轨国际标准,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信披体系,该体系可以帮助我国企业加速实施ESG,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甚至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再受制于国外标准而吃“哑巴亏”。
在这个过程中,央企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显然应该成为增强中国ESG体系话语权的主力军。
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并制定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中央企业集团公司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由外部引导转向内生动力
NBD:那么,在您看来,建立“指引”有哪些重点?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严展:我的理解,建立“指引”至少需要强调四个方面的重点。
一是加强理念引导,增强ESG发展内生动力。无论是推动企业做好ESG信披,或是践行ESG理念,都需要让企业充分理解ESG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强化企业风险防范和转型意识,从而将ESG由外部引导转向内生发展动力。
二是明确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ESG实践和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贡献了央企系统约65%的营收和80%的利润总额。据统计,截至2022年5月30日,上市公司中(A股和中资港股)共有48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央企应主动承担责任,率先垂范,在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发挥上市平台功能、优化股东回报、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引领作用,向行业、市场参与者和国际社会传递我国积极布局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三是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提升ESG信披及信息数据管理能力。做好信息披露,离不开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年度ESG相关工作的总结与报告披露工作,并在提高ESG信息透明度的同时,形成企业常态化ESG信息数据管理机制,从而不断提升其信息披露水平和ESG数据治理能力。
四是可建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系统工具以及学习和交流平台。借助数字科技技术,打造ESG信息披露平台,进一步助力增强企业对ESG信息收集、统计披露和分析评价的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披露评价信息共享、政策标准更新及时,助力企业克服“指引”出台后实践应用的难点,推动整体ESG能力提升。
NBD:“指引”课题有时间表吗?什么时候完成?
严展:我们将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研究工作,其中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重点承担治理议题信息披露标准的研究。
按照计划,我们于9月底前完成治理议题的国内外政策及理论依据的梳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央企上市公司ESG治理部分信息披露指标和披露规则,并提交专家审议后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我们将为其他两个议题研究和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意见,并全力协助推进指引全文统稿工作。
增进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
NBD:国资委5月底发布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怎么理解建立ESG信息披露指引,加强ESG信披质量,对于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意义?
严展:首先,研究并推动ESG信息披露指引的出台,有助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更好地依法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上市公司透明度。
中国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在不断加强ESG信息披露的要求。ESG信息披露将是上市企业履行义务之一,未来央企控股上市企业通过参照“指引”,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开展ESG信息披露。
其次,“指引”的制定,将更好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升ESG专业治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
众所周知,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缩写,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关系,ESG的核心主张与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ESG强调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并不是为了以此制约经济发展速度,而是要求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管理提升,实现稳产增收、降本节支、资产盘活,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增强抗周期、抗波动、抗风险能力。而公司治理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维护企业职工、股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财大绿金院的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与财务绩效、履约能力均存在正相关性。“指引”将是一面“镜子”,帮助央企控股上市企业更好发现自身在ESG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及时完善,防范风险,科学发展战略、强化公司治理,实现《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提到的“效率效益类指标进一步提升且优于市场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目标。
NBD:那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披水平,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有什么价值?
严展:未来随着“指引”推广与应用,将更好满足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增进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的需要。
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经验来看,ESG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中的主流投资策略,92%的标普500公司在2021年都发布了ESG报告。当前我国机构投资者也愈加关注ESG并开展ESG投资。
近年来,中国ESG投资快速兴起。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5月底,我国市场名称中带有“ESG”的公募基金产品已有20余只,合计规模超74亿元。而包含新能源、环保、低碳、绿色等概念的“泛ESG”基金产品已达160多只,总规模超2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投资策略中完全包含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投资理念的“纯ESG”主题基金数量有明显上涨,超过40%新发ESG基金为“纯ESG”主题基金。
ESG绩效是投资评价的重要依据,然而规范、可比的企业ESG信息才能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速国内ESG投资市场的发展,促进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合。
央企控股上市企业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截至2022年5月29日,全部A股全部央企控股上市企业市值合计为24.32万亿元,占全部A股市值的29.4%。可见央企控股上市企业ESG能力建设将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发挥表率作用。
“指引”将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的构建,通过科学披露,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克服国外ESG指标体系评价中国企业的局限性,客观全面分析了解中国企业ESG水平,从而有助于提升对中国企业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感。
- ·广东一医院开设“世界杯综合征”门诊 出诊医生:半天有近20人就诊
- ·比亚迪:第三季净利润57.16亿元 同比增长350%
- ·中远海控:拟合计约197亿收购上港集团及广州港部分股份
- ·外汇局:9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833亿元 同比增长10%
- ·三部门: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情况实施年度监测评价
- ·阳光保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维功:坚守主业定力 担当时代使命
- ·海普瑞前三季度股东应占净利润6.52亿元 同比增41.33%
- ·马斯克正式接管推特! 上市9年的社交巨头今日告别纽交所
-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完善科创指数系列工具 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 ·百健阿尔茨海默病新药Lecanemab临床试验出现一例死亡病例
- ·但斌认输:自称“做的不好”,力荐旗下张留信,前三季72%收益成东方港湾新招牌
- ·点名了也不去? 苏纳克将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多城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泉州、温州首套房最低可至3.8%
- ·国有六大银行前三季度合计净赚超1万亿元,不良贷款余额齐升
- ·外媒:苏纳克否认不出席COP27的决定是“领导失败”
- ·美的集团:第三季度净利84.74亿元 同比增长0.33%
- ·10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10.6%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引领经济复苏
- ·央行行长:金融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金融业总资产超过400万亿元
- ·万科企业:1-9月营收增长24.4%,归母净利润增长2.2%
- ·推特将于10月28日从纽交所退市
- ·深圳全市暂停三天?系严重误读
- ·关乎200多万人! 稳就业组合拳瞄准应届生
- ·央行:企事业、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
- ·上市险企交成绩单了!“三重压力”冲击 中国平安前三季净利降6.3% 寿险改革持续推进中
- ·美媒:2020年竞选失败后,美国歌手“侃爷”确认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
- ·改写千元机无影像的行业现状 Redmi Note 12系列今天发
- ·易纲:最近我们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 为民企发债提供风险分担
- ·招商银行:董事会同意招联消费金融公司股份制改造方案
- ·中国神华发布第三季度业绩 归母净利179.87亿元同比增长22%
- ·多条线路设备到位 北京地铁“刷脸进站”不远了
- ·明星概念扎堆IPO:明星IP是“双刃剑”,除了明星还有哪些牌
- ·新机不香了?iPad10发售首日就“破发”,部分第三方渠道不到3000元,网友:我的旧机还能再战
- ·美银团队:美债将在明年大幅反弹 股市或将下跌
- ·江龙船艇董事长晏志清: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在新能源船艇领域开拓创新
- ·北证50首秀开门红:收涨2.55% 成交额超12亿元
- ·沙特亲王阿尔瓦利德与沙特王国控股公司宣布转让18.9亿美元推特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