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专业化整合与加大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成今年新看点
炒股就看,央企业投权威,专业资成专业,化整合加及时,大战点全面,略新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兴产新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杜雨萌
2月13日,今年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央企业投“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专业资成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化整合加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大战点《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略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已是兴产新开年第四次“现身”国资委重要会议。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今年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业投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关系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也关系到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预计在今年国资委组织开展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仍是重要内容。
以“进退整合”为着力点
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
对于2023年的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来说,从年初相继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和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传递出的信息来看,一方面,国资委将乘势而上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另一方面,则要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原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必须加快推进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与国家发展战略主动对标对表,即通过积极优化布局、做好结构调整,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国资委党委在2月6日召开的会议上也明确指出,国资国企要“争做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先锋队,制定重点行业布局结构调整指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主力军,积极推进重点区域产业合作,加大国防军工、粮食能源资源、骨干网络等重点安全领域布局,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过去三年,国资委推进了4组7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且新组建和接收中国星网、集团等8家中央企业。目前来看,涉及央企集团层面的战略性重组领域已经不多。相比较来说,方式更加灵活、内涵更加丰富的专业化整合有望成为后续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朱昌明说。
从今年以来的实践情况看,央企专业化整合节奏确实明显加快。记者梳理发现,开年以来,央企专业化整合已在新能源、医疗领域、煤电、生物质发电、水利电力建设等诸多领域相继落子。与此同时,从上市层面来说,军工领域重组整合更是超出预期。如1月9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发行股份购买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随后,其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1月11日发布公告称,拟发行股份购买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100%股权。此外,中国中化所属上市公司也于1月31日发布公告称,拟发行股份购买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
在朱昌明看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于国资央企而言,不仅要进一步练好“内功”,更要用好专业化整合的工具。通过专业化整合,实现“突出实业、聚焦主业、做精一业”的目标,推动主业企业、优势企业和链长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1月份,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曾透露,今后一个时期,国资委将以“进、退、整、合”为着力点,加强重点示范项目的协调推进,不断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
国资领域专家刘兴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既要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部署,也要聚焦国有资本布局和产业发展需要,聚集分散资源,壮大体量规模,提升市场影响力、控制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从具体的行业领域来说,譬如存在“卡脖子”问题的领域,以及影响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的瓶颈领域,将会成为后续专业化整合优先推进的领域,如网络与软件服务、储能、环保、资源勘探开采、检验检测、医疗服务与制药等。
加快创新发展
优化投资布局方向
除了借助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等方式外,通过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投资力度,也是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实现整体性优化的重要内容。
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近日撰文指出,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70%,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有效巩固。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步伐加快,先后分两批遴选16家“链长”企业,主动在重要行业、关键领域进行布局,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年来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营业收入占比达到3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推动央企聚焦主责主业,日前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管理 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中央企业2023年投资工作重点一方面要突出扩大有效投资,另一方面则要优化投资布局方向。
其中,在“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业态新动能”方面提出,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融合集群发展,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备、绿色环保等布局力度,推动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对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平台企业引领发展。
“目前,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比较集中的电子工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国有经济的占比仍有提高空间。”原磊表示,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较大压力,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压舱石”作用,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对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未来产业投入,以及加大对公共事业、公共交通、公共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城乡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的投入,从而在扩大内需战略中发挥关键性引领作用。
- ·海淀关停10家未落实防疫责任企业!含多家美容、餐饮店
- ·西安饮食2021年营收5.19亿元,同比增加26.39%
- ·向北约看齐 日本自民党考虑提高军费占比
- ·聚焦四大主导产业 海南两方面着手推动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 ·央行、银保监会: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
- ·高盛、花旗等华尔街大行上季表现优于预期 但经济衰退的阴影方兴未艾
- ·中纪委机关报点名厅官陈晓:演绎了人情和面子下的双面人生
- ·俄乌冲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燕京啤酒董事长耿超:把ESG理念变为有效管理工具,融入到公司治理体系中
- ·上海推进零售药店 “应开尽开” ,建立药品配送“绿色通道”
- ·进军房地产后释永信退出少林无形资管公司,此前持股80%
- ·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社保待遇出现非理性增长,应降低社会保障的户籍关联度
- ·汽车行业共议“缺芯、贵电”破局之道 推动核心零部件技术国产化,智能化竞争需开放共赢
- ·山西运城:全市所有韵达快递从业人员实行“14+7”集中隔离
- ·散户傻眼了!降准之前,90亿资金借ETF精准进场抄底,地产、基建等板块更是被主力爆买(附名单)
- ·上海张江集团就张江纳仕人才公寓视频发布情况说明
- ·上半年营收增长近10% A股公司担纲中国经济“压舱石”
- ·长安汽车拟投800亿布局智能化等领域 计划2025年自主品牌销量达300万辆
- ·辰颐物语25吨平价脐橙抵沪,创始人呼吁代理保持平时利润,不要卖出天价
- ·重磅规划陆续出台,这个黄金赛道产值规模近5万亿!连续高增长股仅20只,一半股票市盈率低于30倍
- ·A股存量上市公司数量正式突破5000家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廖理:知行合一、扎根中国大地 引领金融实践
- ·廖岷:经济发展延续“三重压力”,更多政策组合在研究和储备之中
- ·财经早报:央行重磅发声适时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14天17城松绑楼市(1只新股)
- ·威马降薪,高管还能拿多少?我们根据招股书算了算
- ·中银协邢炜:建议提高监管的风险容忍度等 激发银行业支持高质量发展内在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