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加速电动化 自主品牌不必过度担忧
原标题:每经热评|合资品牌加速电动化 自主品牌不必过度担忧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评论员 黄辛旭 今年似乎是合资化自主流合资品牌全面电动化的里程碑之年。 丰田推出bZ4X、品牌牌日产亮相Ariya、加速广汽三菱拿出阿图柯、电动度担上汽通用别克发布Electra-X、主品现代IONIQ(艾尼氪)6也在国内首发…… 一连串让人应接不暇的必过新产品背后,合资品牌电动化的合资化自步子已经迈开。事实上,品牌牌早在大众推出ID.系列车型开始,加速合资车企就在加快电动转型,电动度担以切分中汽车市场的主品蛋糕。 但大象转身不易,必过与造车新势力、合资化自国内自主品牌相比,品牌牌合资品牌电动化的加速节奏略显迟缓。眼下,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以及早早布局的自主品牌已经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一骑绝尘”的态势。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47.7%,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7%。 如今,当主流合资品牌加速电动产品的投放之后,是否还会有新机会?笔者认为,一切皆有可能。 之前在燃油车领域,主流合资品牌有较强的溢价能力,且合资品牌的燃油车产品价格覆盖了国内主流市场,这使得其拥有了更多的用户基础和更高的品牌认知。当汽车消费向电动化迁移的过程中,不少用户在产品选择时也会将合资品牌车型作为重点考虑对象。 事实上,在平台体系、制造、品控等基础领域,主流合资品牌确实拥有更多的积累和更成熟的工艺,这是不可否认的。在供应链管理、规模化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优势也会使得主流合资品牌更加适应市场化的竞争。因此,当主流合资品牌电动化产品落地之后再快速上量是可以预期的。 在此背景下,业内有观点称,合资品牌的全面电动化转型或对自主品牌产生“威胁”,但笔者认为自主品牌也不必对此过度担忧。 首先,国内已经孕育了一批电动化、智能化的汽车产业链企业,为电动车的发展积蓄了重要力量。比如在电池这一核心零部件上,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等为代表的一批动力电池供应商;在芯片和操作软件领域,我国有地平线、芯驰、斑马等智能创新公司;而在支撑汽车网联功能的信息通信、互联网方面,我国也已经拥有华为、百度等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这些产业链企业都将为自主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征战市场提供强大支撑。 其次,国内汽车电动化的趋势深度绑定了“智能化”,而自主品牌在智能化和用户交互上已经形成了全新思维。合资品牌在电动化的转型过程中往往会注重传承燃油车的设计理念,而自主品牌则更强调打破和重构。当消费者坐进汽车驾驶舱,就会直观感受到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根本不同。 再者,我国的汽车产业已经培育出一批更具有互联思维的汽车人,他们有与传统造车企迥然不同的创新想法。在由芯片和软件系统组成的汽车下半场竞争中,他们将会为这个行业带来更多可能。 以上这些因素都将成为自主品牌未来在电动化浪潮中的竞争力。所以,笔者认为自主品牌应将注意力聚焦于提升自身实力之上,不要过分担心主流合资品牌加速入局电动赛道。事实上,只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以往任何一个行业的经验都证明,竞争越充分有效,市场就会越有生机和活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威马汽车全员取消年终奖,管理层降薪一半
- 华夏幸福:吴向东辞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 下周影响市场重要资讯前瞻
- 快讯:恒生科指涨幅扩大至3% 哔哩哔哩涨约10%理想汽车涨约8%
- 冬季保供 北京对经营这些果蔬的商户免去进场交易费→
- 荔枝盘前涨超9% 与Koliliko达成合作
- 国际金价后市上看1938美元
- 推特盘前涨超3% 获“宇宙网红”马斯克加持
- 马斯克考虑扩大推特裁员范围,瞄准销售和合作伙伴团队
- “券商一哥”、格力加持!这家汽车电子公司即将打新,客户包括比亚迪、蔚来
- 热搜!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今年前三个月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近30万辆 同比增长超400%
- 美媒:乌苏梅州州长称俄军正“积极”从苏梅地区撤出
- 年薪30万的独董,联系不上了!这家上市公司最新公告:被留置调查
- 单日新增感染超1.3万例,上海全市继续封控!3.8万医务人员驰援!为供应物资,有店长一人在便利店住了23天
- 高盛:将中国海外发展列入确信买入名单 目标价升至32.3港元
- 外媒:泽连斯基以录像方式现身美国“格莱美”颁奖典礼
- 美供应管理协会:美国8月制造业PMI为52.8
- 科学种粮·智能育菇·数字养鱼——一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转型见闻
- 经济日报:发挥好专项债杠杆作用
- 他再次强调:马岛“不是英国的”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