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一个个倒下,断臂求生的叮咚买菜怎么样了?
转自:满投财经
反观之前被捧上天的生鲜生鲜电商,现在看来更像是电商倒下断臂的叮咚买一个泥潭,一个又一个生鲜电商平台的求生陆续倒下,暴露了模式的菜样缺陷,不断的生鲜烧钱也敲醒了行业参与者,面对现实生鲜电商并没有那么好做。电商倒下断臂的叮咚买
生鲜电商的求生模式主要有传统电商模式、O2O平台模式、菜样前置仓模式、生鲜店仓一体化模式、电商倒下断臂的叮咚买社区团购模式。求生传统的菜样生鲜电商代表有天猫生鲜、生鲜等,生鲜依托原本的电商倒下断臂的叮咚买电商平台为客户提供生鲜产品。但传统电商模式没有办法做到即时配送,求生后来随着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为提供有竞争力的差异化服务,商家越来越卷,开始陆续兴起后面的四大生鲜电商模式。
生鲜电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行业多种模式共存。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用户根据自身需求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平台消费。其中以前置仓为代表的即时配送模式在前两年发展迅猛,远高于整体生鲜电商市场增速。
所谓前置仓,是指在社区附近(一般为3公里内)建立仓库,将生鲜、快消品直接存储其中,然后由骑手负责最后一公里配送到消费者家中。前置仓之所以受到生鲜电商的追捧,主要是该模式可以为消费提供又快又好的商品,既提高了时效性,保证生鲜产品的新鲜度,相较于线下门店也节省了运营成本。代表企业有每日优鲜(MF.O)、(DDL.N)、美团买菜。
前置仓模式虽然发展最快,但同时也是最烧钱,最难盈利的一个模式。生鲜的利率难以覆盖包括人工、仓库租赁在内的费用,高额的履约成本更是让市场诟病,许多前置仓玩家都深陷亏损的泥潭,昔日的行业大佬“每日优鲜”一时风光无限,最后也栽在了前置仓上面。后来居上的玩家叮咚买菜生意也不好做,成立以来持续亏损,三年亏损上百亿,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依然没有摆脱亏损状态。为了维持公司运营,叮咚买菜不得已断臂求生,裁员、关停等一系列操作接踵而来。面对盈利难题,叮咚买菜会成为下一个每日优鲜吗?
2月13日,叮咚买菜发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四季度及年度财务报告,以下简单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窥叮咚买菜近期的经营情况。
01
收入和GMV同比增速回正
2022年Q4叮咚买菜实现收入62.0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54.84亿元同比增长13.1%,虽然同比增速与去年同期相差甚远,但与三季度对比来看,扭转了三季度同比负增长的情况。整体来看,叮咚买菜在经历了前几年增长,季度收入在2021年Q3突破60亿规模后就陷入了增长瓶颈,有些季度还出现了环比和同比的下跌,本季度收入虽然有所改善,但整体较此前并没有很大的突破。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满投整理)公司解释,总收入取得增长主要与公司GMV的强劲增长有关,GMV与收入的转化率较高。
四季度,叮咚买菜的GMV为67.695亿元(约合9.81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0.04亿元同比增长12.7%,与收入增长一样,GMV的季度增速从三季度-7.2%的负增长转负为正。
02
首次实现季度盈利,降本增效效果明显
比较令人惊喜的是叮咚买菜的净利润的扭亏为盈。2022年四季度,叮咚买菜首次录得正向盈利,净利润49万元,非GAAP净利润为9.115亿元人民币。亏损是叮咚买菜乃至整个生鲜电商行业都难以打破的魔咒。叮咚买菜成立五年,终于在本季度进入正式盈利的轨道,这是一个好的势头,为市场以及投资者增强了信心。展望2023年,公司在财报中也表示,有信心在2023年全年实现非GAAP净利润的收支平衡。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满投整理)叮咚买菜的“难盈利”主要与前置仓模式的高履约成本以及生鲜行业的“低毛利”有关。商品销售成本和履约费用是叮咚买菜经营成本费用的最大组成部分。四季度,叮咚买菜的售出货物成本为41.62亿元,同比增长4.97%,履约费用为14.94亿元,同比下降16.36%。
公司的收入在增长的同时,最大的成本和费用构成却没有跟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叮咚买菜降本增效的成效明显,由此也带动毛利率的提高和履约费用率的下降。2022年四季度叮咚买菜的毛利率进一步提高至32.88%,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产品开发能力的提高;履约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下降至24.09%,公司表示主要得益于平均订单价值的增一线履行劳动效率的提高,极大地为利润增长腾出了空间,对于叮咚买菜四季度的盈利功不可没。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满投整理)经过不断试错,一个接一个的平台倒下,中国的生鲜电商行业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时代,留下来的大多是背靠巨头的平台,如的天猫生鲜、盒马鲜生,美团的美团买菜、美团优选,京东的京东到家等。像每日优鲜(MF.O)、叮咚买菜、朴朴超市这类初创公司,要在实现盈利之前活下来并不容易,不少玩家因亏损问题相继宣布破产,黯然退场,市场甚至产生了“前置仓”非生鲜电商最优解的争论。
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的潜力毋庸置疑,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活下去。随着叮咚买菜的盈利,“前置仓”模式是否为行业最优解还不能论证,但一定程度上这种商业模式得到了证明,笼罩在行业上方“亏损”的阴霾总算迎来了一缕曙光。
- ·老俞闲话丨让生命悠游在时间里!
- ·银保机构发力:安徽“芯屏器合”领跑 青海“拉面经济”创收 天津支持国产设备“上天下海”
- ·上海如何打造三级医疗体系?邬惊雷说要“顶天、强腰、立地”
- ·九台农商银行: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52亿元,同比增长14.5%
- ·津药药业子公司涉嫌垄断拟被罚2772万,去年刚因垄断被罚4402万
- ·印尼央行意外加息50个基点 为2018年以来最大幅度
- ·广西防城港市:拟开展个人房贷商转公免自筹贷款业务,限额40万元
- ·快讯:联想集团跌近5% 此前美银降联想集团评级至中性
- ·克明食品:不排除再次提价
- ·今年1至8月欧盟对华投资增长123.7%
- ·“看天气为什么要充会员”?墨迹天气会员服务引热议
- ·新鸿基公司9月22日注销2.5万股并回购12.9万股股份
- ·威马发内部信,公司高管带头降薪!专家:保持定力的企业会坚持到最后
- ·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出境突破百列
- ·风暴席卷全球!英国、瑞士央行出手!日本打响“货币保卫战”!这国80.2%通胀率,又出“迷之操作”
- ·上海立法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允许试错,打造“上海标准”
- ·欧盟拟干预能源市场 欧洲电价于三天内腰斩
- ·天津、安徽、青海“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金融如何支持制造业、创新、“青字号”产业
- ·天津银保监局局长赵宇龙:天津市金融租赁业资产规模超7000亿元 利用特色优势服务实体经济
- ·美联储决议后下一步该买啥?华尔街给出答案:美元和亚洲股票
- ·口碑榜大检阅来临!公众投票今日火热开启
- ·中银协报告:30家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达7530亿,贷款余额为7106亿
- ·新华视点:从“会种田”到“慧种田”——来自田间一线的观察
- ·俄罗斯宣布征召30万兵力,为“二战后首次军事动员”
- ·市场监管局:充电宝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率达25%,不合格充电宝存在漏电起火等隐患
- ·西部利得基金评美联储加息:美国经济预测有所下调,加息路径进一步上修
- ·专家:数据和算力是数字新基建的关键与核心 未来将充分融合与共生
- ·最高法就依法惩治金融犯罪典型案例答中证报提问,欣泰电气案等被点名
- ·国际和平日,乌克兰“惩罚”杠上俄罗斯“动员”
- ·大额存单难抢,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谁将成为投资“新贵”?
- ·千亿白马合盛硅业原总经理被审查起诉 涉嫌职务侵占被审查起诉
- ·国际和平日,乌克兰“惩罚”杠上俄罗斯“动员”
- ·英银如期加息50个基点,但决策层分歧大,英镑短线跳水80点
- ·财经TOP10|小鹏亏损面持续扩大,留给娃哈哈时间不多了,黄光裕夫妇套现9.6亿港元 以解国美燃眉之急?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三大突破
- ·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完善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筑牢系统性金融风险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