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新规实施首日,记者探店:商场内的外卖餐品基本都用了封签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外卖外卖《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于4月1日实施。新规要求,新规打包好的实施首日商场食品容器应封盖或封口;应使用外卖包装封签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装袋等密封方式。记者探访发现,记者基本商场内的探店外卖餐品基本都用上了封签。
消费者点赞:外卖“封签”这是餐品双赢。
一到中午饭点,都用商场内黄的封签、蓝的外卖外卖,穿着各种颜色外套的新规外卖骑手,穿梭在商场各楼层之间。实施首日商场在一家汉堡王门店的记者基本外送窗口,一位店员先将餐品放在纸袋里,探店再将袋口对折,餐品最后将折好的都用地方贴上具有品牌标识的封条后才交予骑手。拿到餐品的骑手等不及扶梯的速度,三步并作两步拎着外卖大跨步跑起来,记者看到,骑手手上的外卖被封签把包装袋密封得严严实实。在甲乙饼·粥店前,外卖取餐处的餐品则大多为铝箔保温袋,封口用两个订书钉封上,也有一个袋子因放的餐品较多并未封口。据观察,包括肯德基、渝是乎在内的商场内大多数知名餐饮品牌都在外卖包装封口处用胶带或订书机进行了密封。
在餐饮业工作多年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一个简单的封签,不会对经营成本带来多少压力。“关键是看封签什么样算合格。”他说,目前封签是有了就行,还是必须要哪种材质尚未有统一标准,如果只是使用订书钉、透明胶等的还算简单。要是整体换包装估计就得支出比较大。“如果封签难拆,消费者又会吐槽。”陈先生说。
“很多连锁餐饮品牌都做好了封签。”骑手小张告诉记者,商家自己开始封口的时间至少比规定出台早两三个月,其中以西式餐厅、粥等需要保温的餐品以及客单价高的餐厅封签的情况比较好。“封签更安全,而且万一餐厅确实给少了,如果封签完好我们也不会被投诉。我们希望所有外卖都进行封签。”
“什么样的封签都无所谓,封了总比不封好。”常点外卖的卢女士说。“我觉得只要封签不易得,拆了能看出来就行,没必要封得太死。”杨先生说,他有次定了个麻辣烫,开盖用了五分钟,结果开了也翻了。
(责任编辑:综合)
- 受疫情、惠民保产品崛起等影响 百万医疗险该如何顺势而变?
- 韩正主持召开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专题会议
- 自行车可以扔了?下周国内油价或迎年内第二跌!分析师:每吨有望下调300元以上
- 万达电影股东1元可购买4张电影票
- 组织策划传销!亿家拼APP运营公司上海宝锦国际商贸被罚50万
-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
- 德国经济部长警告能源市场或面临“雷曼式效应”!为什么?怎么办?
- 市场分析:日本央行与美联储政策背道而驰 不是主见而是被迫
- 工业产品将有“身份证” 扫码即可溯源查真伪
-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司长王永红被双开:转移隐匿涉案财物
-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邓晓云:促进粤港澳金融市场融通和高质量发展
- 欧盟碳关税来了,对国内哪个行业出口影响最大?
- 浙江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共同富裕
- 俞敏洪学的是辛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