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超1.03亿人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制图:张丹峰
“长沙市图书馆环境好、全民服务好、阅读活动多,高质共图我和爸爸妈妈几乎每周末都会过来。书馆实际”上午9时,持证超亿9岁的全民潘依伊与父母准时来到图书馆,走进借阅室和活动室,阅读享受周末时光。高质共图“现在平均每天进馆5000余人次,书馆实际去年进馆读者达到150万人次,持证超亿借还图书255万册次。全民”湖南长沙市图书馆馆长王自洋介绍,阅读“截至目前,高质共图长沙市图书馆持证读者达到69.5万人,书馆实际10年增长了11倍。持证超亿”
长沙市图书馆旺盛的人气,是10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蓬勃发展的缩影。
“2021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量超1.03亿人。2012年,这一数据为2484.51万人。10年间,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增长超过315%。”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增长的背后,折射出公共图书馆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吸引力和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公共文化事业和全民阅读事业加速推进。”
——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推动图书馆事业蓬勃兴旺。
“图书馆开在家里,人与人因图书成为挚友,真是让人惊喜和难忘。”说起因为图书结缘了许多“书友”,广东佛山市民罗茜兴奋不已。佛山有1300多个“图书馆馆长”,他们管理着开在自家的“邻里图书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藏书资源和家里的书籍定期组织阅读分享活动。
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国办转发《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强调逐步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在政策指导下,我们创新推出了‘邻里图书馆’和‘易本书’服务。”佛山市图书馆馆长黄百川介绍,公共文化服务的享受者转变为参与者、提供者和创造者,串珠成链,涵养着城市的书香气息。
1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施行,为人民群众的读书看报等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馆的设施建设、运行方式、服务提供、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出台,保证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管理和服务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图书馆事业蓬勃兴旺发展。”
——设施体系不断完善,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
“抬脚能借书,方便又快捷!”湖北武汉市民王万荣说。在武汉,80多个汽车图书馆服务点,147台自助图书馆,100多家市、区、街道、社区公共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读者不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借还书,便捷的借阅流程吸引读者人数不断增长。
武汉图书馆馆长李静霞说:“武汉建成了‘中心馆—总分馆制’四级图书馆服务网,图书已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多个,农家书屋58万多家,所有公共图书馆均实现免费开放。为了把优质的阅读资源向基层延伸,各地推进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原来的社区、乡村的“单一供给”转变为“多元供给”“交互供给”,图书资源更加丰富和优质。截至今年6月,已有2642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
——服务创新日益多元,满足群众个性化文化需求。
“装修设计时尚,服务贴心周到。”山东日照市民李伟涵对“城市书房”称赞不已,“与书为伴,文化生活有滋有味。”
目前,已建成1.8万多个“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此外,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广泛开展“你看书,我买单”服务,新书采购由读者说了算,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的人气和满意度。青岛、成都等地打造文化超市,采取个性化、“订单式”服务,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北京、天津等地发行“文化惠民卡”,将包括图书在内的优惠文化产品打包,让群众自主选择。
——线上服务不断升级,让阅读打破时空制约。
“手指点点,邮书到家。”最近,浙江宁波图书馆推出的“天一约书”服务吸引了市民华西新的注意。无论在山区还是在海岛,只要有一部手机,读者便可轻松享受图书借阅服务。
据介绍,目前全国所有的地级市图书馆以及99%的县级图书馆,都能给读者提供145TB的数字资源,其中包括30万册电子图书、7700余种期刊、20万首音乐音频等。在此基础上,各地不断创新数字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线上借阅、网络阅读等活动赢得了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读者的欢迎和点赞。
“读者人数的迅速增长体现了人们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认可。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全民阅读,努力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百科)
-
张雷与黄如论之间的羁绊,又进一步加深了。五个月前,黄如论斥资近5000万元,从张雷手中买到了一张代建的“船票”。如今,他的两个儿子,又以“换股”的方式,登上了张雷物业上市平台的船。11月21日晚间,第 ...[详细]
-
2020年,华为曾签发决议明确表示不造整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而这一决议将于明年到期,外界对华为是否会亲自下场造车关注度再度上升。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网约车赛道又有新大佬入局。近日,以通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7月6日,北京市宣布优化进返京政策,同时分批有序恢复直航北京国际商业客运航班。携程数据显示,政策发布后半个小时内,以“北京”为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前一日增长127%,未来一周,北京市整体旅游订单量环比前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 北京报道“未来中国的绿色职位,尤其是对绿色技能要求并不苛刻的潜在绿色化职位,其数量将快速增加。”近日,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领英中国人才解决方案事业部 ...[详细]
-
疫情反复之下,常态化核酸检测渐成“新常态”,其益处不需赘言,民众向来积极配合。其间,相关单位即使偶有一些失误,譬如漏采、样本遗失等等,大家也多抱理解、宽容之态度。然而,近期无锡一街道核酸检测的出格行为 ...[详细]
-
《中国企业家》“新锐100”名单公布:图达通、冰鉴科技、和瑞基因位居前三
“新锐100”名单上的企业,有成长为“未来之星”的潜力。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米娜创新无处不在。捕捉更多行业的创新变化和创业趋势,是“未来之星”系列评选活动的初心和使命。因此,今年在推出“21家高成 ...[详细]
-
7月6日消息,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随后一路震荡走低,沪指、深成指一度双双跌逾2%,创指失守2800点,临近尾盘指数触底反弹,跌幅有所收窄。板块方面,受外围大宗商品暴跌影响,油服、煤炭、小金属等资 ...[详细]
-
□记者 杨有宗 上海报道机器包好的包子,一个个整齐码放在托盘中,一盘15个。23岁的独龙族姑娘迪松芳等候在流水线旁,她的工作是将这些托盘放置在身后的货架上。对于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来说,迪松 ...[详细]
-
盛和资源发文分析“土耳其Eskisehir稀土矿”:对全球稀土竞争影响有限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雨康)7月6日发布文章《土耳其Eskisehir稀土矿REO储量分析》称,地质专家综合分析认为,在土耳其境内的Beyl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