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槽点”能否变成“整改亮点”?
来源:工人日报
据2月6日《法治日报》报道,消费槽点近日,变成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整改在1月21日(除夕)至1月28日(正月初七)共计8天监测期内,亮点共收集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2495万余条。消费槽点其中,变成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文化娱乐、整改餐饮消费、亮点景区旅游三个方面。消费槽点
今年春节是变成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消费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整改火爆局面。不过,亮点在消费回暖的消费槽点背后,不少消费者遇到了糟心的变成问题,两千多万余条消费维权类信息就是整改一种证明。
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文化娱乐、餐饮消费、景区旅游三个方面,这也在意料之中,因为春节本来就是这三类消费的黄金期。
消费者的集中吐槽说明相关领域与公众期待还有一定距离。比如,餐饮消费领域,今年春节假期诸如“4个菜1500块”“58元烩菜没有肉”等,都曾引发舆论关注,也折射出餐饮行业部分商家的服务有待规范;文化娱乐领域,虽然春节档电影总票房达到67.57亿元,居历年春节档第二,但诸如看电影需要自行购买3D眼镜、电影院以设备故障为由临时更换影片等,都引发了消费者不满;旅游方面,有的景区热气球空中坠落致人受伤、有的景区游客滞留数小时……
“槽点”不仅意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了侵害,而且会对相关地方、行业的形象、声誉产生影响。被吐槽或者被曝光后,有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有些问题尚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比如,中消协明确指出影院要求消费者“自行购买3D眼镜”不合法,但似乎只有个别影院因此被立案调查,其他地方的影院依然我行我素。
问题的集中出现提示着今后整改的方向和相关监管工作的着力点。希望有关地方和部门,能够从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鼓励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角度和高度出发,对相关问题及时调查、彻底整改,努力让“消费槽点”变成“整改亮点”,进而实现消费者、商家和市场的多赢、共赢。
(责任编辑:时尚)
- 法兴银行:美元上涨动能已耗尽
- 新品频出企业使用门槛再降 中国数据库将迎大爆发?
- 三年吸金28亿!王一博、韩庚、范丞丞等明星背后的娱乐公司,通过港交所IPO聆讯!
- 火线整理!农业农村部加快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多家上市公司入选(名单)
- 11月LPR不变:1年期3.65%,5年期以上4.30%
-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截至7月底央行已上缴结存利润1万亿元
- 学习时报刊文: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与启示
- 世界机器人大会18日在京开幕,人形机器人专区将首发亮相
- 沙特增产谣言惊扰华尔街 美联储官员罕见放鸽市场却不买账?
- 前7个月我国汽车出口额增长54.4% 都被哪些国家买走了?
- 龙湖集团股价大跌市值蒸发超200亿,这家民营房企怎么了?
- 胡军代言翻车:网贷理财如何掏空你的钱包
- 中国奥园拟进行境内债务整体重组 涉及债务总额约116亿元
- 证监会将升级12386服务平台,接收股民四类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