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城乡同命不同价”,最高法修改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6 04:16:45

4月27日,告别高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城乡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同命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由原来的不同城乡区分的赔偿标准修改为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记者从最高法获悉,价最解释2022年2月15日,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4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人身解释 的决定》,并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损害司法

新规

人身损害赔偿城乡统一标准

2019年4月15日,赔偿中共中央、案件国务院公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告别高法意见》,明确提出“改革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城乡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的同命要求。

据了解,不同此次修改涉及第12条、价最解释第15条、第17条、第18条、第22条、第24条,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由原来的城乡区分的赔偿标准修改为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此次修改主要内容是: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由原来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修改为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将被扶养人生活费由原来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修改为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不再区分城乡居民分别计算,而是统一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的城镇居民指标计算。

解读

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更充分保护受害人利益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修改前,最高法从2019年9月起开展试点工作。从各地报告的情况看,试点工作运行平稳,总体上效果较好。

“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能够更为充分地保护受害人利益。尤其是受害者为农村居民的,赔偿数额将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过程中,也有地方采用全体居民标准计算。但考虑到如果统一采用全体居民标准,则可能会降低城镇居民受害者现有的赔偿额度。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能够兼顾城镇居民受害者和农村居民受害者的整体情况,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相关负责人表示,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与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相符。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当前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63.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4.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可以预见城镇人口的占比将来会进一步提高。统一为城镇居民标准,符合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顶: 6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