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将成第一人口大国,4.5亿人不想工作,当地人:躺着看天比当苦力好
原标题:印度将成第一人口大国,印度4.5亿人不想工作,将成当地人:躺着看天比当苦力好 联合国7月11日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22》预计,口大看天苦力印度将在2023年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亿国家,人口数量预计将在2050年突破16亿。想工 庞大的作当人口,一般意味着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享受到较好的比当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是印度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指的将成是一个国家的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以及所伴随的第人地人经济成长效应。 这个现象通常发生在人口转型时期晚期,口大看天苦力此时因为生育率下降,国亿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加,想工老年人和孩子较少,作当社会抚养负担较轻,是国家积累财富的好时机。 这个理论在1998年,首次由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布鲁姆与杰弗瑞·威廉姆森所提出。这一派学者认为,人口红利在亚洲四小龙和爱尔兰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两位经济学家认为1965年-1990年东亚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要归功于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人口红利。 但印度不一样。 当地媒体直言,在考虑人口红利前,首先要警惕“人口爆炸”:“我们国家面临的很多问题:贫困、饥饿、失业、教育、卫生服务、污染等,这些都与人口过剩有关。” 同时,也有一些媒体和学者认为,印度的人口红利是伪命题。至少到目前为止,印度还未能像日本和韩国一样,搭上人口红利的便车让国家经济快速起飞,反而被贫富不均、失业严重等问题深深困扰。 在2019年的独立日演讲中,印度总理莫迪就曾毫不客气地指出,印度的人口增长太快了,是“人口爆炸”,影响了印度的持续发展,他对此感到十分的忧心。 不干活和没活干 在数据上,人口红利要参考人口抚养比的指标,即非劳动人口数与劳动人口数之比,一个国家,若是人口总抚养比等于或者小于50%,此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度的抚养比在 2018 年已经降至50%以下,意味着人口机会窗口期到来。2021年,印度抚养比已经达到了48.7%。 但人口机会窗口并不会自动转化为人口红利,这个窗口实际上是有一定期限的,经济学上一般认为是30年。现实中,亚洲四小龙和爱尔兰的高速发展窗口期仅持续了10-20年时间。 为何印度的人口机会窗口,无法转化成红利? 因为想创造人口红利,劳动力必须在劳动。上述亚洲四小龙均是以大量劳动力人口为依托,依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家,从而享受人口红利。 但印度人,没活干。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 2020年的一份报告,为了跟上年轻人数量激增的步伐,印度需要在2030年前创造至少9000万个新的非农业就业岗位,这将要求GDP年增长率达到8%至8.5%。 而印度2020年GDP下滑了7.3%,2021年即使增长了8.3%,两年平均增长率不到1%。 一旦不能让年轻人找到工作,印度的抚养比很快就会开始上升,经济学家们担心,印度搞不好会因此错过获得人口红利的机会。 CMIE的数据显示,印度2021年12月的失业率有所上升,从11月份的7%升至12月的7.91%。 印度大学毕业生尤其严重,失业率为19.3%,是全国平均失业率的2倍多。 印度经济监测中心指出,印度失业率的上升现象,在城市和农村都存在,这对印度经济的持续复苏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同时,印度大量适龄劳动人口,不愿意出去工作。 2022年,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最新数据显示,由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印度9亿达到法定工作年龄的人口中,有4.5亿不愿意积极找工作。 CMIE负责人马西什·威亚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认为印度政府没有达到(为社会)创造优质就业岗位的要求,人们仍然在退出劳动市场,放弃积极寻找工作”。 CMIE表示,不愿积极找工作的人群,通常是刚毕业的年轻学生和妇女。 年轻学生尽管受过教育,但却很难找到与其教育水平匹配的工作。若是不愿意做更辛苦的体力劳动,只能干脆退出就业市场。 从家乡前往孟买的高拉夫毕业于一所二流大学的自动化工程专业,因为没有合适的职位,他只能帮人维修家电,收入仅够支付房租。 印度女性占印度人口的49%,但印度传统和家庭责任迫使她们无法抽出时间工作,同时职场文化对她们也不够友好。 目前印度妇女只能贡献了18%的经济产出,大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 凡达娜是孟买当地的一名研究生。大学毕业后凡达娜在服装行业工作,疫情前她辞职去攻读了MBA,希望能借此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收入。没想到读完书,只找到了一份和辞职前工资一样的工作。 “我还多了一笔教育贷款要还,”她说。这份工作甚至没持续多久,凡达娜就失业了,至今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工作太难找了。我现在只靠父亲的养老金生活,不知道还能熬多久?” 法国驻班加罗尔的经济学家表示:“我观察到对就业的沮丧情绪在印度年轻人中的比例很大,若是不改善这些问题,印度不太可能获得年轻人口所提供的红利。印度可能仍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K型增长路径将进一步加剧不平等。” 与凡达娜和高拉夫不同,巴格从一所普通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索性窝在家里,靠父母的收入生活。就算父母每天催促,巴格也不愿意找工作,他宁愿这么呆下去,“靠数着天数过日子,也比出去做苦力好”。 这样的年轻人在印度不在少数,他们花了不少时间读书,获得相应学位,但因为迟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干脆躺平,再也不进入就业市场。 未富先老? 除去不愿意当苦力的年轻人和受制于传统的女性,印度还有接近3亿的文盲人口。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全球三分之一(约35.1%)的文盲居住在印度。印度成年文盲人口达2.87亿,其中大部分劳动力都在从事农业。 这些劳动力,都未能在城市化和制造业中发挥作用。 一名前往印度设厂的手机饰品制造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即便是最简单的工序,文盲劳动力也很难参与。“比如流水线上最简单的,如果是红灯就拿下来检查,绿灯就不用管。猜猜难点在哪?在我们根本无法把他们组织在流水线上站好!” 对于印度政府来说,若想要享受到完全的人口红利,必须尽快提升人口质量,同时改善环境和基础设施。 印度总理莫迪已经表示,将人口 “作为“全国优先考虑”的问题处理,他还要求,印度中央政府和各个邦的政府都要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今年6月,印度人民党资深议员帕特尔向透露,政府正在制定一项人口计划政策,以确保印度能够更好地规划利用其人口红利,避免人口过多对印度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外界对此并不乐观。 2021年,印度卫生部发布的报告显示,印度总和生育率已降至2.0。总和生育率是指妇女在育龄期间平均生育的子女数。学者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2.1,将无法实现人口更替,人口会进入下降通道。 “印度可能未富先老。”美国媒体认为,一旦印度人口达到16亿后,该国可能走一些发达国家的老路,人口规模走下坡路,在2100年达到10亿左右。届时,印度人可能会变老,但不会更富有。 失业带来了贫困问题。 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仅新冠疫情这几年,印度至少有7500万人的生活跌入贫困,总贫困人口达到1.34亿人,占到了全国人口的9.7%,比2019公布的6.7%的贫困率增长了3个百分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通过“三个增强、三个塑造”探索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路径
- PP 多空减持力度相当
- 日本半导体人才减少,东京电子提供高额奖金防员工流失
- 证券日报头版:加快建设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迫在眉睫
- 高风险区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表明社区传播已基本阻断
- 俄媒:梅德韦杰夫质疑与美讨论限制核潜力必要性
- 天邑股份半年赚1.4亿研发投入7136万 产销两旺三大运营商贡献九成收入
- 英特尔将在2024年推出Wi-Fi 7,苹果正逐渐向Wi-Fi 6E过渡
- 深交所总经理:增强监管有效性,努力提供更有弹性更有温度的监管
- 恒驰5能买吗?中国网特约汽车评论员:当然是不能买了!
- 新势力7月交付成绩单:蔚小理掉出前列,赛力斯暴涨88倍
- 起拍价合计1.7亿元! 河北银行6500万股股权将被拍卖,上市之路已逾十年
- 从人工智能大会看“AI进村入厂”,金融科技持续赋能实体经济
- 苹果斥资4.45亿美元买下惠普园区:或为加快自研基带芯片以取代高通
- 经济日报:适时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 台军部分营区厨余量高出岛内人均7倍?民众怒了
- 奇葩!未来股份董事长不接受会计师审计意见,连累一众人被罚
- 午评:港股恒指跌2.71% 恒生科指跌近4%汽车股走低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四川打造新时代区域协作样板
- 运粮通道只出不进?外来船舶仍难以进入乌克兰“提货”
- 搜索
-